在装修时,人们越来越重视材料的质感效染,创造新的质感组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尊重材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感和色彩的拼配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对材料的肌理效果和质地的重视,开始上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所以,创造新的质感效果,重视人对这些质感效果的心理效应已成为现代室内装修刻意追求的目标。
(1)材料的质地
质地是质感的内容要素,是物面的理化类别特征。装饰材料的质地分为自然质地(如石材、木材、竹质地)和人工质地(如金属、织物质地等)。自然质地指由物体的成分、化学特性等构成的自然物面、人工质地则是有且的地对物体的自然表面进行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加工处理后的物面。
不同材料的质地给人不同的视觉、触觉和心理感受,如反射性较强的金属质地给人感觉不仅坚硬牢固、张力强大、冷淇,而且美观新颖、高贵,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纺织纤维品如毛麻、丝绒、锦缎与皮革质地给人柔软、舒适、豪华典雅之感;清水勾缝墙面使人产生浓浓的乡情;大面积的灰砂粉刷面平易近人,整休感强;玻璃使人产生一种洁净、明亮和通透之感。
不同材料的材质决定了材料的特性和相互间的差异性。在装修材料的运用中,人们往往利用材质的特性和差异性来创造富有个性的室内环境。
材料的质地与材料本身色彩的色相、明亮度,受光照影响程度,以及加工处理有很密切的关系。明度高、纯度低的颜色给人细润、轻松、舒畅之感;明度低、纯度高的颜色给人坚实、厚重之感。
材料的表面质感分发光、不发光两大类,以及粗、中、细三种质感形式。材料的质感之间有着相对关系,如水刷石相对于毛石就是细质感,与木材相比就是粗质感。各种材料的质感都具有不同的表情,其中粗质感调子性格粗放。显得粗犷有力,表情倾向于庄重、朴实、稳健;细质感调子性格细腻、柔美,显得精细、华贵,表情倾向于轻快和欢乐,中间质感调子,性格中庸,是两者的中间状态,但表情丰富,耐人寻味。
(2)装修材料的质感运用
在室内设计中,背造具有特色、艺术性强、个性化的空间,往往需要将若干种不同的材料组合起来,把材料本身具有的质地美和肌理关充分地展现出来。材料质感的具体体现是室内环境中相同或不同的材料组合。所以,在室内环境中,在选材时,既要组合好各种材料的肌理,又要协调好各种材料质感的对比关系。
装修材料质感的组合,在实际运用中表现为二种方式:
一是同一材料质感的组合。如采用同一木材饰面板装饰墙面或家具时,可以采用对缝、拼角、压线手法,通过肌理的横直纹理设置、纹理的走向、肌理的微差、凹凸变化来实现组合构成关系。
二是相似质感材料的组合。如同属木质质感的桃木、梨木、柏木,因生长的地域、年轮周期的不同,而形成纹理的差异。这些相似肌理的材料组合,在环境效果上能起到中介和过渡作用。
三是对比质感的组合。几种质感差异较大的组合,会有不同的空间效果,例如将木材与自然材料组合,很容易达到协调,即使同一色调,也不显得单调。
体现材料的材质美,除了以材料对比组合手法来实现外,同时运用平面与立体、大与小、粗与细、横与直、藏与露等设计方法,也能产生相互烘托的作用。